从天仙配的千年传唱看民间文学的教育价值重构
天仙配文本流变考天仙配故事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末年曹植《灵芝篇》,至东晋干宝《搜神记》中形成完整叙事框架,这个跨越千年的民间传说,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形态:元代话本《董永遇仙传》强化了孝道主题;明代传奇《织锦记》着重刻画人物情感;1955年黄梅戏电影《天仙配》更将故事推向艺术巅峰,通过对30余...
从汉斯成亲看跨文化婚姻中的教育价值重构
1904年秋的胶州湾,一场特殊的婚礼正在德国领事馆举行,新郎是青岛海关税务司的德国青年汉斯·穆勒,新娘则是来自即墨望族的李氏闺秀李淑贞,这场被后世称为"汉斯成亲"的婚姻事件,不仅在当时引发中德社会的广泛讨论,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跨文化婚姻教育价值的独特窗口,当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体系在婚姻场域中相遇...
守望相助,重构现代邻里关系中的教育价值
(本文共2187字,阅读约需7分钟)消失的"门对门"教育场域2022年教育部《社区教育现状调查》显示,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与邻居交流时间不足3分钟,相较于1990年代下降了87%,在这个快递柜取代门铃、指纹锁取代钥匙的时代,邻里关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异化,当"远亲不如近邻"的谚语逐渐褪色,我们失去的...
从歹刘黄的传说看民间叙事的教育价值重构
在豫东平原的麦浪深处,流传着一个特殊的民间传说——"歹刘黄的传说",这个由"歹""刘""黄"三个姓氏构成的故事集群,历经四百余年口耳相传,在新时代教育语境下正焕发出独特的文化价值,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们有必要以专业视角重新审视这类民间叙事资源,挖掘其蕴含的育人功能,传说的历史维度:乡土中国的伦理镜像据...